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痢疾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腹部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脓血便 高热 里急后重 便血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典型症状:肚子疼 脓血便 高热 里急后重 便血

痢疾症状诊断

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婴儿对感染反应不强,起病较缓,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病程易迁延。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可发生惊厥、呕吐。志贺氏或福氏菌感染者病情较重,易出现中毒型痢疾,多见于3~7岁儿童。人工喂养儿体质较弱,易出现并发症。

痢疾分证

痢疾分证,有白痢、赤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1.白痢:

湿胜于热,邪伤气分,其症痢下粘腻白物,或如豆汁,腹痛后重,胸腹痞闷,溲行色白或黄,或称湿痢。

2.赤痢:

热胜于湿,邪伤血分,其症痢下物为黄赤色,或纯赤色,或如鱼脑,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热,烦渴引饮,或见高热,亦名热痢。

3.赤白痢:

湿热蕴积,气血两伤,其症赤白杂下,状如鱼脑,腥臭异常,烦渴,腹痛,脉濡而数,亦名湿热痢。

4.噤口痢:

下痢赤白,呕逆,不能纳食,胸脘痞闷,神疲乏力。多因湿热不化,壅塞胃口,或秽浊阻隔胃脘而成。

5.休息痢:

正虚邪陷,留连肠胃,痢久不愈,屡发屡止,神气疲惫,面色萎黄,形羸无力,脉象细弱。

痢疾疾病病因

急性细菌性疾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痢疾杆菌分四种类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同,有的加 热至60℃分钟或100℃1分钟死亡,对常用的消毒剂很敏感。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存数周,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

急性菌痢是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传播等方式经口感染,这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痢疾杆菌也可在动物性食品和一些熟蔬菜、凉粉等植物性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由于水源保护不当,而导 致经口传播。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水的消毒时,更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苍蝇生活于粪便与污染物,蝇体带菌率可达8%~30%。在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通过苍蝇污染饮食

痢疾预防

为了预防痢疾,应做到以下几点: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

痢疾鉴别诊断

在流行季节有痢疾接触史或有不洁饮食史,出现发热、黏胨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应考虑本病。在夏秋季节,有突发高热、惊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发冷、脉细数者应考虑中毒型菌痢。本病有呕吐、腹痛症状,但若病人出现严重呕吐、持久的剧烈腹痛,应首先排除其他肠内、外疾病,以防误诊。应注意与下列各种疾病相鉴别:

①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5-8个月发病率较高。粪便内可有黏液,有腥臭味,较为稀薄呈蛋花汤样,大便次数较多,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镜检可有白细胞、脓细胞,通过粪便的细菌培养可以确诊。

②沙门氏菌肠炎

 常常以家庭或集体发作,呕吐多见,大便黏液多于脓,常呈绿色胶冻状。里急后重较为少见,粪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

③病毒性腹泻

 多见于2岁之内儿童。起病急,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有少量黏液,无腥臭味。粪便细菌培养阴性,做免疫电镜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及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检测,以及病毒分离对诊断本病有帮助。

④阿米巴痢疾

南方多见,多发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起病较慢,大便次数较多,但无里急后重,大便有血和黏液,呈紫红色果酱样,新鲜大便黏液镜检可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⑥出血性小肠炎

 发病急,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大便呈血水便,晚期常常出现休克。粪便培养阴性,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⑥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流行季节与中毒型痢疾相同。在中毒型痢疾缺乏肠道症状时,二者相似。脑脊液检查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有帮助;而温盐水灌肠,以灌出物镜检或培养,可以明确中毒型痢疾的诊断。

⑦霍乱与副霍乱

于流行季节来自疫区,有食用水产品史,出现急性呕吐和腹泻、水量多,呈淘米水样,粪便的细菌培养可以帮助诊断。

⑧肠结核

可以出现脓血便,与菌痢类似,但其发病缓慢,有结核病史、可有午后低热及盗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粪便培养有助于诊断。

痢疾饮食保健

痢疾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黑木耳汤】

配方: 黑木耳50克。

制法: 木耳择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木耳熟烂即可。

功效: 益气凉血止痢。

用法: 先将木耳以盐、醋拌食,次喝汤。每日2次。

【绿茶蜜饮】

配方: 绿茶5克,蜂蜜适量。

制法: 绿茶放入瓷杯,以沸水冲泡,加盖泡5分钟再调入蜂蜜。

功效: 清热生津,止痢消食。

用法: 每日3~4次,趁热顿服。

【皮蛋】

配方: 松花皮蛋3个,红糖60克。

制法: 把松花蛋剥开。

功效: 滋阴清热止痢。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3个,皮蛋蘸糖,空腹食用。可以常食。

【干贝烧冬苋菜】

配方: 冬苋菜750克,干贝100克,奶汤500克。

制法: 冬苋菜取带叶嫩梗尖,去梗皮,洗净,用开水烫熟,捞出用凉水冲凉,干贝用水发好。锅内放100克猪油烧热,下冬苋菜稍煸,加奶汤、干贝、盐、料酒、味精、胡椒粉,烧入味,取出冬苋菜,整齐码放盘中。锅内汤汁勾芡,淋少量鸡油,浇在菜上即成。

功效: 滋阴补肾,调中下气。

用法: 佐餐食用。

【薏米莲子粥】

配方: 薏米30克,莲子10克。

制法: 薏米先煮至半熟,再加莲于,继续煮至成粥。食时加冰糖少许调味。

功效: 健脾祛湿。

用法: 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

【桃花粥】

配方: 赤石脂24克,干姜6克,粳米30克。

制法: 赤石脂打碎,与姜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取汁50毫升,去渣澄清。粳米煮粥,粥成时兑入药汁,煮沸即成。

功效: 温中养胃,涩肠止泻。

用法: 温热空腹食之,1次食尽。

【大蒜炖肚条】

配方: 猪肚100克,大蒜150克。

制法: 猪肚洗净,蒜头去皮,二物加水适量,煮至猪肚熟烂,将猪肚捞出切成肚条再稍煮加盐调味。

功效: 健脾补虚,解毒止痢。

用法: 佐餐食用。

【鲫鱼汤】

配方: 大鲫鱼1000克,荜茇、砂仁、陈皮、胡椒、泡辣椒各10克,大蒜2个。

制法: 鲫鱼洗净,在鱼腹内装入陈皮、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将鲫鱼用油稍煎后,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汤,调味即成。

功效: 醒脾暖胃。

用法: 空腹随量食。

【姜茶】

配方: 生姜、茶叶各10克。

制法: 生姜带皮切碎,与茶叶一起加水1大碗共煮,煮至半碗汤汁即可。

功效: 温中散寒,化湿止痢。

用法: 每日1~2剂,温饮。

【肉桂粥】

配方: 肉桂2~3克,当归2~3克,陈皮3克,山楂6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先将肉桂、当归、陈皮、山楂煎取浓汁,去渣。另煮梗米,待粥成,调入药汁及红糖。

功效: 温阳健脾,散寒止痢。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蒜汁酒】

配方: 蒜汁10毫升,白酒15毫升。

制法: 将蒜汁兑入白酒中即可。

功效: 行气散寒,杀菌止痢。

用法: 1日内分3次服。

【蒜泥马齿苋】

配方: 大独蒜15克,鲜马齿苋250克。食盐、酱油、白糖、黑芝麻、葱白各5克,花椒面、味精少许。

制法: 马齿苋洗净,摘成5~6厘米长。用沸水烫透,捞出沥干。将马齿苋装盘中抖散,先加食盐拌匀,再放蒜泥、酱油、白糖、葱花、花椒面、醋、味精调味,最后撤上熟芝麻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杀菌止痢。

用法: 佐餐适量食之。

【香连猪大肠】

配方: 猪大肠90克,黄连、木香末各30克,米酷适量。

制法: 将黄连、木香末填入洗净的肠内,扎紧两头,放入砂锅,加米醋适量,煮至肠熟烂为度。

功效: 清热化湿,调气止血。

用法: 上量分3次,空腹食之。

【止痢速效茶】

配方: 细茶9克,槟榔9克。

制法: 细茶用食盐同炒,去盐,将茶叶与槟榔加水煎汤。

功效: 去壅滞,除湿热,止痢疾。

用法: 每日1~2剂,代茶温服。

【漏芦煮鸡蛋】

配方: 漏芦500克,鸡蛋1个,红糖(或白糖)20克。

制法: 漏芦加水煮沸5分钟后,放入鸡蛋,蛋熟将壳敲碎再稍煮。

功效: 清热解毒,止痢。

用法: 每日1次,熟鸡蛋蘸糖,赤痢用红糖,白痢用白糖。连用3~5日。

【马齿苋炒鸡蛋】

配方: 马齿苋30克,鸡蛋2个。

制法: 马齿苋切碎,鸡蛋打拌,加少量盐,倒入烧热的油锅烹炒,蛋熟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法: 佐餐食用,连用3~5日。

【马齿苋粥】

配方: 马齿苋50克,薏米50克。

制法: 马齿苋切碎,薏米淘净,二者加适量清水煮粥,粥成调味。

功效: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用法: 每日1~2次,连服3~5日。

痢疾吃什么对身体好?

饮食应容易消化,富含营养,水分充足,无刺激。并少食多餐。

痢疾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急性期。

腹痛、呕吐明显,应采用清淡流质饮食,可给浓米汤,5—10%的炒面粉糊及藕粉、淡果汁、菜汁、淡茶水等。禁食牛奶、豆浆及浓甜饮料。

2.好转期。

呕吐止,便次减少,可进食富于营养的流食或低脂无渣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蛋羹、蛋汤、去油脂的肝泥汤或肉泥汤等。一日进餐4—5次,饮用酸奶,于病更益。

3.恢复期。

排便已基本正常。宜进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饭,烹调仍以碎、细、软、烂易消化为好。多食紫皮大蒜,可吃生苹果泥,但应限制其他水果。避免过早地进食生冷、坚硬、油腻、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含粗纤维素多的和容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粗粮,番薯、马铃薯、萝卜等。

阿米巴痢疾,小儿中毒型痢疾,小儿细菌性痢疾,痢疾后综合症,细菌性痢疾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