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外伤性腹膜外出血或血肿)
- 挂号科室:普外科
- 发病部位:全身,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背痛 肠麻痹 腹肌紧张 全腹痛 腹部压痛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症状诊断
一、症状
腹膜后血肿由于原发损伤器官不同,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缺乏固定的典型症状。少量出血形成较小的血肿,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自行吸收,而临床较大血肿的主要表现有:
1.血肿压迫症状 血肿压迫神经和内脏可以引起神经性疼痛和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功能紊乱。约60%的患者有腹痛,40%的患者有休克症状和体征,25%的患者有背痛。
2.腹痛和肠麻痹 腹痛比较模糊,可为全腹痛或局限于血肿部位的疼痛。常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腹膜后血肿未渗入腹腔者,可仅有腹部压痛而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若血液渗入腹腔后可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加重肠麻痹。
3.侧腹部肿块和瘀斑 较大血肿时,侧腹部可表现饱满、肿胀,有时出现皮下瘀斑,偶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4.直肠刺激症 盆腔腹膜后较大血肿时,患者可有直肠刺激症状。
5.体检 触诊侧腹部可表现饱满、肿胀,叩诊有时可发现腰部或背部有不随体位而改变位置的浊音区。盆腔腹膜后血肿,直肠指检可以触及肿块。
腹膜后出血和血肿因缺乏固定的典型症状, 尤其是合并其他部位的创伤和腹腔内出血时,腹膜后出血的症状常被掩盖,故诊断常较困难。诊断错误可导致不必要的阴性剖腹探查,延误手术抢救机会而导致病人死亡。
二、诊断
1.病史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和血肿的诊断,主要是原发部位伤的诊断和(或)伴发腹内器官伤的诊断,因此询问外伤史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受伤时间、致伤原因、部位、伤后症状及其演变过程等。
2.临床表现和体征 有神经性疼痛和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功能紊乱,全腹压痛或局部压痛,伴不同程度的肠道麻痹,可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直肠刺激症状,亦可出现休克症状等。
3.辅助检查 提示有腹膜后出血。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腹膜后间隙共有3个区,其所含组织和脏器不同,则导致出血的直接原因亦不相同。
1.正中区 内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器官。后背部、前腹部的暴力易使这些器官受损大出血。后背部受压脊柱骨折,骨折端的出血也使其成为血肿。
2.两侧(肾周)区 两侧有肾及肾上腺、升结肠及降结肠,侧方的压砸、碰撞易使肾及结肠受伤。
3.骨盆区 有骨盆骨折和骼总动静脉、髂内外动静脉及其分支、汇入支的血管伤,骨折端出血,血管断裂破裂出血,均可能造成巨大血肿,甚至持续性出血,进行性血肿增大。
二、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的腹膜后出血和血肿是由腹膜后结构损伤所引起,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2/3。其次是腹膜后血管或脏器损伤,多见于加速行驶的机动车辆创伤腹部,造成腹膜后脏器损伤或血管损伤,如肾、胰和十二指肠的损伤。由于腹膜后为疏松组织,出血易在腹膜后间隙广泛蔓延,形成巨大血肿,并可渗至肠系膜之间,出血量可多达2000~4000ml。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预防
日常生活注意腹部的保护不受伤害,以防止玩耍、斗殴时的踢伤和抓伤等情况。积极预防感染,以防发生腹膜炎,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的预后取决于出血的速度、量、原因及发现的早晚。主动脉破裂死亡率很高,妊娠合并后腹膜出血对母子均有严重危害,其他原因所致出血者预后较好。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鉴别诊断
需与腹部闭合性损伤相鉴别。如何准确、及时地判定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有无及程度,对于区分腹部症状是否为腹膜后血肿引起至关重要。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应注意下列情况的鉴别。
1.空腔脏器损伤
胃肠道内容物流入腹腔常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以急性腹膜炎为主。伤后即出现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痛的程度和范围,可视伤情的轻重和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的多少,以及受伤至就诊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数个脏器或同一脏器数处破裂,大量胃肠道内容物或胆液进入腹腔,受伤后已超过4h以上者,往往表现为全腹部疼痛,即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如仅某一脏器破裂,且裂口不大或空腹受伤,受伤至就诊间隔时间短,腹腔污染不严重,则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的征象。腹痛、腹肌紧张与反跳痛仅限于破裂脏器周围,且腹痛的程度也较前者为轻。部分病人可因腹腔内的游离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腹腔积液时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获阳性结果。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合并有内出血者则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均下降。
2.实质脏器损伤
临床表现以内出血为主,如脏器破裂伤及大血管或裂口大而深时,出血迅速、量大,病人就诊时多已处于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状态。因血液较胆液、胃肠液等对腹膜的刺激性小,故腹肌紧张与反跳痛的程度均较空腔脏器破裂者反应轻。病人表现为贫血貌,四肢湿冷,口渴,脉快而微弱,血压下降。出血量超过500ml时,腹部可出现移动性浊音,穿刺可抽出不凝血。X线检查无游离气体。部分肝、脾损伤者,X线透视下可见该处阴影增大,同侧膈肌升高,活动度减弱。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明显下降,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亦可出现升高现象。重复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观察其变化,往往可提供诊断依据。
3.腹部空腔及实质脏器联合损伤
病情多严重而复杂,以出血为主者,腹膜炎征象可不显著;以空腔脏器破裂为主者,则往往掩盖出血征象,故对这类病人更应仔细分析伤情及体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短时间观察,重复检查血象、X线透视及腹腔穿刺,以期尽快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病情不允许观察,且已基本判定有内脏损伤者,应果断地剖腹探查。剖腹后依具体情况处理。否则,一味观察,犹豫不定则延误抢救时机。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饮食保健
小麦为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为各种粮食作物之冠,是重要的粮食之一。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 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