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亚硝酸盐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婴幼儿
  • 典型症状:肚子疼 烦躁不安 乏力 恶心 意识丧失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而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严重中毒者可昏迷、抽搐、呼吸肌麻痹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在2h内死亡。  此病又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分先天与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是由于红细胞内还原高铁血红蛋白酶缺陷所致,后天多为中毒引起。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包括青菜引起的肠原性发绀症、亚硝酸盐、磺胺类、非那西汀、苯胺、硝基苯等多种药物或化学物品中毒。
典型症状:肚子疼 烦躁不安 乏力 恶心 意识丧失

一、症状

1. 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h,但长者也可达20h。

2.本病发病急,一旦发病全身皮肤及黏膜会突然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症状以紫绀为主,具体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不伴相应的呼吸困难;重者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3.中毒严重中毒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症状,若抢救不及时,可在2h内死亡。

二、诊断

因本病起病急,青紫与缺氧不成比例,患者通常有饮食及接触化学物品史,只要加上实验室检查特点即可确诊。

一、发病原因

亚硝酸盐是工业原料,也可用于食品加工。但由于亚硝酸盐为白色微粒晶体或粉末,外观及形状与食盐、白糖极为相似,常易被误食中毒。

日常生活中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有:

1.误服: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服用。

2.食入变质蔬菜:食入过多的嗜亚硝酸盐的蔬菜,如小白菜、青菜、韭菜、菠菜等含有较多硝酸盐的蔬菜。

3.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未腌制好的咸菜。因为新掩制的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7~8天达到最高,因此腌制蔬菜在8天以内,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4.烹调后的熟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存放过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熟菜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5.药物:如磺胺类,非那西汀等。

6.饮用苦井水: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亦可引起中毒。其他如奶制品,腌制品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均能造成中毒。

二、发病机制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高铁血红蛋白本身是棕黑色,正常人体中不超过0.2g%,当血中含量高至1.5g%时,皮肤黏膜即出现青紫,若20%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则出现临床缺氧症状,若40%转为高铁血红蛋白,则症状严重。

一、预防: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禁食变质、腐烂的蔬菜,煮熟的菜不可存放过久。

2.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焊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3.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4.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泡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5.加强药品的管理,不可滥用药。

6.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苦井水、蒸锅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一、鉴别:

本病应与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心衰相鉴别,本症有饮食及接触化学物品史,发绀与缺氧不成比例,突然起病及实验室检查可助鉴别。

1.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2. 急性心衰: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淤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严重心瓣膜狭窄,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快速异位心律。临床上以极度烦躁、极度气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干湿性罗音为特点。

平时多吃一些清消炎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