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肢端脓皮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婴儿
- 典型症状:丘疹 瘙痒 婴儿睡觉前哭闹 烦躁不安 脓疱
一、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2~10个月的婴儿,偶有5岁的患儿发生。在国外以黑人儿童多见。男多于女。皮损初起为帽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孤立或成群分布。24h后变为直径1~2mm的水疱或脓疱。好发部位是手掌及足底,其次为手背、腕部、足背、踝部,偶见于头皮。皮疹反复发作,瘙痒剧烈,影响睡眠,小儿因此烦躁不安。皮损一般于发病后7~10天自然缓解、消退,但2~3周后可再发。夏季皮损加剧。2岁后可自愈。
二、诊断
根据皮损特点可确诊。
一、发病原因
不明。将本病患者的脓疱或水疱内容物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
二、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对2~10个月的婴儿,应经常洗浴,避免过热出汗。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需与脓疱疮、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变病、出汗不良性湿疹、掌跖脓疱性银屑病、汗疱疹、疥疮等鉴别。
本病主要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情况,故主要是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为宜。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除去污垢,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