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瞳孔两侧不等大 绿色弱 瞳孔异常 绿色盲 眼痛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即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intumescent cataract)是指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机制与晶状体的关系很密切,这类患者眼前节较小,前房深度较浅,房角较窄。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前后径渐渐增加,因而虹膜瞳孔缘与晶状体前囊膜之间的间隙越来越窄,甚至经常发生接触,房水经过瞳孔区的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如暗室停留过久、精神因素、药物等作用下,使瞳孔中度散大,可发生完全性瞳孔阻滞,后房压力升高,周边虹膜膨隆并与小梁网相贴,发生房角阻滞,引起眼压升高。同样道理,在不具备上述解剖、生理特点的患者中,单纯由于晶状体的肿胀也可导致瞳孔区虹膜与后方晶状体的紧贴而发生眼压升高。
典型症状:瞳孔两侧不等大 绿色弱 瞳孔异常 绿色盲 眼痛

一、症状:

    1.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极其相似。眼压升高,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散大。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的房角关闭。如病程时间长,眼压高,可发生永久性的房角粘连。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时多为单眼发病,有长期视力减退病史,晶状体混浊及有水裂现象等特点。两眼的前房深度、房角宽度不对称,以及对侧眼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为阴性等。在外伤后晶状体囊膜破裂,吸收房水发生混浊肿胀。发生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时,双眼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亦有明显差异。外伤后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有明显外伤史,并出现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首先出现的症状为视力下降并诊断为白内障,渐渐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眼压升高,既往无青光眼发作史。

    二、诊断

    1.临床检查可发现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晶状体混浊肿胀,处于未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眼压高,一般高于30mmHg(4.0kPa)。

一、发病原因:

1.因晶状体发生白内障进入膨胀期体积增大所致。白内障可以是年龄相关性的,也可以是眼球顿挫伤或穿透伤之后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

二、发病机制:

1.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增大,使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房角变窄以至关闭。另一方面由于晶状体前移,加重了生理性瞳孔阻滞,导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把膨隆的周边部虹膜向前推,使周边部虹膜紧贴于小梁面,发生房角阻滞引起眼压升高。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外伤后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有明显外伤史,并出现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首先出现的症状为视力下降并诊断为白内障,渐渐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眼压升高,既往无青光眼发作史,临床检查可发现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晶状体混浊肿胀,处于未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眼压高,一般高于30mmHg(4.0kPa)。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外伤性白内障,前房积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