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汗管瘤(汗管囊瘤,汗管囊肿腺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丘疹 出汗异常 出冷汗
  汗管瘤(syringoma)为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病损好发于眼睑及颊部,以硬韧的小丘疹为主要表现。很少自行消退,但不恶变。可不治疗。
典型症状:丘疹 出汗异常 出冷汗

汗管瘤症状

真皮上部可见多数管埋入纤维基质中,导管内衬两层上皮细胞,腔内含有无定形碎片。部分导管为小的上皮细胞索构成逗点状或蝌蚪状外观。

本病好发于女性,青春期发病。多发性损害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为发疹性,除面部外,胸、腹及四肢可有广泛对称性发疹。皮疹为皮色、淡黄色或褐色的扁平丘疹,直径1~3mm大小,坚实,可群集但不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病人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1、好发部位 

下眼睑及颊部。颈侧、胸部也较为常见。亦可见于腰、背、四肢及生殖器等处。

2.临床症状 

呈皮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隆起性斑块,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附有油腻物,呈蜡样光泽,边界清楚,其上无毛发,也可呈疣状或乳头状增生,半球形或扁平丘疹,通常多发,直径一般为数毫米,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亦可见于额部、两颊和阴部。病程慢性,很少自行消退,通常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瘙痒感,发生于女阴者可有剧痒。

3.此外尚有以下亚型

(1)透明细胞汗管瘤

(clear cell syringoma):常与糖尿病伴发,临床上皮损与汗管瘤相同,年龄、性别及皮损分布亦无差别。两病的差别除组织病理表现外,即常与糖尿病伴发;文献报告60例中,仅1例不伴发糖尿病。亦有报告发疹性皮损者。

(2)发疹性汗管瘤

(eruptive syringoma):首先由Darier描述本病。本病组织学上与眼睑汗管瘤相同,但皮损呈发疹性,对称分布于颈部、胸部、腋窝、上臂和脐周。皮损呈光泽性淡攻瑰色丘疹,颇似扁平苔藓和二期梅毒疹。此亚类亦报告与Down综合征伴发,有家族性,亦见于具有透明细胞组织象的糖尿病妇女。本病临床上可与Gougerot-carteaud网状乳头瘤病混淆。

(3)其他亚类

(other variants):个别病例临床上表现不寻常性的汗管瘤。包括限局于头部,引起秃发,呈单侧线状或痣样分布;限局于女阴或阴茎;限局于远端肢体;以及扁平苔藓样和栗丘疹样等型。

根据临床特点,本病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取活检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

汗管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汗管瘤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包括遗传、自然老化、女性荷尔蒙、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

1.与遗传有关 本病是一种痣样肿瘤,有时有家族史。

2.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二)发病机制

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在真皮上部和中部可见许多囊状导管和一些实性表皮细胞索,包埋于纤维基质中。囊状导管壁常衬以两层细胞,大都扁平。内层细胞偶呈空泡状。一些导管的外壁细胞向外凸出弯曲,形如逗号或蝌蚪样。在连续切片中,可见这些囊性导管与表皮内导管的扩张囊相连,但不与下方的大汗腺分泌段相连。

   汗管瘤预防

    汗管瘤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包括遗传、自然老化、女性荷尔蒙、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因此不论如何做皮肤保养,汗管瘤的生成时完全无法预防的。既然这样,那么寻求正确的治疗时绝对重要的,千万不要擅自强力挤压或用不洁的针头试图挑开,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汗管瘤鉴别

1、睑黄瘤 

常见于上睑近内眦处,为黄色丘疹或斑块,常对称分布。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症。

2.扁平疣

主要见于青少年,多发生在面部,但下睑非好发部位,除面部外,也可见于手背,为表面光滑,质硬,粉红、淡黄、浅褐或正常肤色的芝麻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散在或成群分布。一般无症状,偶有疼痛感。可自行消失,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3.疣状痣

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为淡黄色或棕黑色疣状丘疹,表面角化过度,粗糙,多呈线状分布。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基底层黑素增多,但无疣细胞。

4.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多发于头皮,皮损为单个乳头瘤状结节、斑块,表面有渗出、结痂。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不同程度的乳头瘤样增生,并不规则地向真皮内陷形成乳头状囊腔。

5.幼年黑素瘤

皮损为单发的粉红色或红褐色坚实结节,直径1~2cm,表面光滑或疣状隆起,外伤后易出血。

6.硬斑病型基底细胞上皮瘤

 皮损为扁平或略凹陷硬化淡黄色斑,光滑,表面有光泽,边缘常不清楚。组织病理完全不同。

7.毛囊瘤 

皮损为多发的小圆形坚实丘疹和小结节,面部多见,向中心性分布,少数为单个发丘疹。

8.毛发上皮瘤

好发于鼻唇沟处,丘疹较大,往往呈半球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9.发疹性汗管瘤 

应与丘疹性环状肉芽肿和丘疹性梅毒疹鉴别,前者活检呈渐进性坏死,后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皮疹可自行消退。

一、汗管瘤的食疗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鲜贝蔬菜粥

原料:

鲜贝、香菇、萝卜、咸菜丁(超市有卖)、芹菜、枸杞、大米。

做法:

1、先将大米洗干净,泡一小时。其他材料切丁备用。

2、大米下冷水锅小火开始熬制,中间不停搅动。或放一把勺子以免扑锅。

3、半小小时后下所有材料,放如少许盐,鸡精在继续熬十分钟即可。

二、汗管瘤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饮食宜清淡。

2、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三 、汗管瘤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忌食油腻煎炸香燥辛热的物品。

2、少吃刺激、海鲜、羊肉等食物。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