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阴道炎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阴道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发生在2~9岁的幼女
- 典型症状:尿急 婴幼儿外阴疼痛 外阴肿胀 外阴烧灼刺激感 阴道分泌物增多
一、症状
主要是外阴、阴道痒,阴道分泌物增多。
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患儿哭闹、烦躁不安,甚至用手搔抓。通过手指及抓伤处,感染进一步扩散。
部分可伴有尿急、尿频。
急性期后可造成小阴唇粘连,粘连时上方或下方留有小孔,尿由小孔流出。
二、特点:
阴道异物:引起阴道分泌物特多,为血、脓性,有臭味。
蛲虫所致:外阴及肛门外有奇痒,阴道流出量多、稀薄的黄脓性分泌物。
一、病因
1、外阴卫生不良
不注意患儿外阴清洁,大便后处理不当或用污染的纸擦抹肛门,使肠道细菌侵入阴道,引起阴道炎。
2、异物塞入阴道
造成阴道上皮损伤,而发生继发性感染。
3、继发性外阴、阴道炎
上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后,细菌通过灰尘直接传入阴道而引起感染。
4、蛲虫性阴道炎 (1)肠道蛲虫通过粪便传入阴道,引起炎症。
(2)粪便处理不当,通过人或物件等将蛲虫卵污染幼女外阴而引起炎症。
5、特异性阴道炎
(1)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极为少见。
(2)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罕见。
原因:
婴幼儿的阴道pH呈碱性,不适于霉菌繁殖。
婴幼儿阴道糖原很少,不适于滴虫生长。
一、预防
注意会阴部的卫生,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
1、婴儿期
使用纯棉尿布,不出门的时候最好不用尿不湿。
及时更换尿布,
每天坚持清洗外阴1―2次,轻拭干阴唇及皮肤皱褶处。擦洗时自上而下拭净尿道口、阴道口及肛门周围。
皮肤有皲裂,应涂擦无刺激性的油膏。最后在外阴及腹股沟处薄而均匀地扑上滑石粉,以保持干燥。扑粉不宜过多,以免粉剂进入阴道,形成小团块而引起刺激。
2、幼儿期
尽早穿密裤,穿宽松的棉质内裤,不穿紧身裤、化纤的高筒袜。衣服要柔软、宽松、舒适,减少磨擦。
注意小便姿势,小便后用柔软卫生纸拭擦尿道口及周围。大便后用清洁的卫生纸,由前方向后方擦拭
浴盆、毛巾等要固定专人专用。衣物分开洗,减少共浴,盆浴。
一、鉴别
须与婴幼儿外阴炎相鉴别。
(1)内裤上经常有脓性干痂形成,或有稀水样的痕迹,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脱。
(2)出现尿痛、尿频、烧灼感。
(3)小阴唇粘连处较薄,比较透亮。
一、饮食禁忌
1、宜多吃的食物:
注意饮食营养,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宜多饮水,防止合并尿道感染。
2、禁忌食物:
(1)忌辛辣食品。
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可加重症状。
(2)忌海鲜发物。
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
(3)忌甜腻食物。
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