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

下乡见闻
| |

发布时间:2015-03-11本文来源: 系统阅读次数:0

我们下乡对口支援的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区雷波县西宁镇,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哗,很宁静,天气晴朗的时候,可见蓝天白云,在成都是很多年没有见过的。初到的时感觉很偏僻,有点荒凉,久了,觉得那里的人很纯朴,心态平和,与世无争!

来医院看病的99%都是彝族人,他们穿的长的与汉族有着明显的不同,语言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常常因为听不懂说什么,上班工作效率很慢,风险也大。很多患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不知道自己年龄,那一年出生的,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更谈不上写自己的名字,在既往的工作中是很难遇见的。还好有个万事通的医疗本,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同时,他们也有他们的办法:一是彝族人很团结,一个人看病,一堆人跟着,一般都有位多少听的懂点汉语的。二是彝族人也有土办法,输液执行单左下角或者右下角撕掉一个角,做记号。彝族人以往没有文化,现在较以前有着明显的改善,有文化的人,也逐渐成为了他们中的核心人物。当然,作为外来者,我们对他们的习惯、风俗、语言了解很少,但大部分彝族人对医生还是很信任和尊敬的。

医院隔壁就是幼儿园,是以前的小学校改建的。听说2013年西宁镇才有幼儿园,以往的孩子都是不上幼儿园,到6岁以后就直接上小学。幼儿园有3个班,每个班大概有20多人,不下雨的时候,站在窗前可见小孩们在操场上嬉戏。镇上还有个小学,一个中学,听说现在彝族的孩子上学的人多了,既往老师到家里跪着求都求不来,现在因为国家政策好了,上学每天中午有免费的午餐,彝族的孩子一般能完成小学的学业。卫生院的职工的孩子都没有在镇上就读,从小就送到外面上学,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回到西宁镇上,他们常说他们的孩子都是些“没爹没妈的孩子”,而他们都是“留守老人”!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好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同样,“医好一个患者,拯救一个家庭,办好一家医院,造福一方百姓!”我祝福,我祈祷,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家庭都幸福平安!

【供稿  张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