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得”与“失”,它们并不是绝对的两个极端,而是相伴相随的,是一种辨证的关系。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
以我们自己为例,本来就是有得有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得”与“失”的人却屈指可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下面例子就是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
贪官污吏之猖狂都因太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时刻只想着从民众身上刮取民脂民膏,也不想为百姓造福一方。万千学子都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心态去读书,却全然不理会读书的真意,最后上演的往往是一幕幕的悲剧。因高考落榜,就服毒自杀;因成绩差忍受不住父母的责备就离家出走,这些已经早已是常态了。只看见一时的“得”与“失”,就甘愿放弃一个让你我去奋斗,去拼搏的美好未来。瞬间错误的选择让我们的心灵承受着无尽的悔恨。
豁达面对“得”与“失”,生活就会因此变得永恒,永远星光闪烁。老子曾说过:“同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这就是告诫人们,“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到。所以我们又何必在得与失之间苦苦挣扎,慢慢的闭上你的双眼,宽心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吧!
上述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人们依然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已有并值得珍视的得,难道这就是人性的贪婪。当一个人得到越多,他就会开始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原来追求成功,达到目标的欢悦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可是稍微有所失去,就会给它挫败感,令他马上变得惶恐不安,仿佛害怕拥有的一切马上会离他远去,这简直就像是等待世界末日来临的节奏。其实世间的一切总是生息循环,成功者与失败者之所以结局迥然不同,那是因为两人看待得与失的角度不同。失败者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得到越多时却不再欣喜;稍有所失,心就开始悲怨,这和守财奴有什么区?而成功者恰恰相反,当他所失去的越多,就是再失,也就仅仅感到痛惜,不过只要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这是他懂得珍视得与失的过程,他看透了得与失之间的联系。
所以我们在得与失之间所得到的东西要珍惜,对失去的也不要耿耿于怀,是非得失,都要真诚看待,不患得患失才是生活快乐的基本。
【供稿 罗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