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老年疣,皮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乳头瘤,脂溢性疣)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好发于中老年人
  • 典型症状:丘疹 角栓 油腻性鳞屑 斑丘疹 鳞屑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皮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老年疣(senile wart)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几乎所有老年人均或多或少患有此种损害。
典型症状:丘疹 角栓 油腻性鳞屑 斑丘疹 鳞屑

一、症状

本病常见于30岁以上患者,皮损开始为一个或多数扁平界限清楚的浅褐色或褐色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呈天鹅绒样到轻度疣状,以后缓慢增大,数目增多,颜色变深,呈褐黑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直径不超过3cm,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故称脂溢性角化病。不少损害表面可见角栓,皮损可发生于除黏膜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但以颜面和躯干中部最多见。皮损通常不自行消退,呈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检查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有时有家族史,说明本病有遗传倾向。由于本病呈疣状外观,提示其病因可能与人类乳头瘤有关,但经反复研究,并未发现病毒与本病发生的证据。表皮生长因子被涉及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疹外观,伴发各种各样的内脏恶性肿瘤,黑棘皮病以及其他表皮增生现象均提示肿瘤衍生的循环生长因子可能与这些皮损的发病机制有关,但迄今尚无确定证据。黑色素细胞增生常见于脂溢性角化病。也提示黑色素细胞与黑色素细胞衍生的生长因子,可能在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上起到某种作用,但也未证实。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1.黑色素瘤 易与孤立性黑色脂溢性角化病混淆。黑色素瘤表面光滑,外观轻度浸润而非疣状,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2.光化性角化病 通常为红斑性,表面明显粗糙,轻度鳞屑,无油腻性鳞屑。皮损界限不清。最常发生于曝光区,特别是颜面和手背,多见于皮肤白的患者,组织病理可鉴别。

3.痣细胞痣 表面光滑不呈疣状,无脂溢性鳞屑,组织病理可鉴别。

4.老年性雀斑样痣 皮损位于日晒部位,故亦称日光性雀斑样痣,为大小不等的浅褐或深褐色斑,不高出皮面,与脂溢性角化病早期损害相似,但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上角化明显,略高出皮肤,可有脂溢性鳞屑,组织病理不同,可以区别。

5.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形状不规则,具有珍珠状卷曲边缘,表皮薄而发亮,可有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凹陷或呈溃疡。组织病理有特征。

一、是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二、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康利莱专家提出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的增加谷物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对脂溢性皮炎大有益处。

三、是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脓毒症和菌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