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膀胱湿热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膀胱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女性
  • 典型症状:尿血 腹胀 脉数 小便短赤 苔黄腻
  膀胱湿热证,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典型症状:尿血 腹胀 脉数 小便短赤 苔黄腻

膀胱湿热症状

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膀胱湿热证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黄为辨证要点。湿热侵袭膀胱,气化失常。热迫尿道,见小便频数,灼热疼痛,小腹胀闷,尿黄短少。湿热郁蒸,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之象。

膀胱湿热病因

本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膀胱;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化生湿热,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气机不畅所致。

湿热郁蒸膀胱,气化不通,下迫尿道,故尿频、尿急,小便灼热,排尿涩痛;湿热煎熬,津液被灼,则尿短少而色黄;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则尿血;湿热久恋,煎熬尿浊结成砂石,则尿中或X线检查可见砂石;膀胱湿热波及小腹、腰部,经气失调,则腰部、小腹胀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膀胱湿热预防

治法:

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

八正散。

本方以大黄、栀子清热泻火;篇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利湿清热;甘草解毒止痛。热甚者,加柴胡、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呕恶者,加半夏和中止呕。小腹坠胀疼痛者,加乌药、枳壳理气止痛。尿中有血者,加白茅根、小蓟清热止血。

外感发热也可以配合选用下列方法协同治疗。药物方面:柴胡注?湟?,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双黄连粉针剂,每次3g,溶人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i中,静脉滴注,或穿琥宁注射液,每次4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ra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亦可用复方煺热滴鼻液(由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分钟1次。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膀胱湿热鉴别

本证属新病势急,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火下移证与膀胱湿热证,均可见小便频急、灼涩疼痛等症。但前者为火热炽盛,灼伤津液,兼有心烦、口舌生疮等症;后者为湿热蕴结膀胱,气机不畅,有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证候。

本证的小便异常当与膀胱失约证辨别,膀胱失约证可见小便频数,淋漓不禁等见症,一般无尿急、尿痛之表现。本证除小便异常外还有湿热内蕴之见症。

大肠湿热,腺性膀胱炎,膀胱气痛,膀胱与尿道结石,急性膀胱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