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阴汗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壮年男性
  • 典型症状:臭汗 小便清长 怕冷 器质性早泄 腰膝酸软
  阴汗是指外生殖器及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腹阴处)部位经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证。
典型症状:臭汗 小便清长 怕冷 器质性早泄 腰膝酸软

阴汗症状

本病辨证的重点在于审察病因,明辨病位,确认病机,辨证施药。

(一)肾阳虚证

1.临床表现:

阴部汗出,阴囊湿冷,畏寒肢凉,腰膝酸软,或伴阳痿、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2.证候分析: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虚则一身阳气皆虚,肾阳亏虚,阴寒生湿,则阴部汗出,阴囊湿冷;腰为肾之府,肾精亏乏,故见腰膝酸软;肾阳虚损,宗筋失用,则畏寒肢冷,阳屡、滑精、早泄;肾阳虚弱,膀胱虚寒,则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皆阳虚之征。

(二)肝经湿热证

1.临床表现:

阴囊汗出,潮湿,臊臭,胁肋胀痛、伴口苦,目赤,阴茎萎弱,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证候分析:

外感或内生湿热,蕴郁肝经,流注下焦,故见阴汗出,潮湿,臊臭;湿热郁结肝脉,肝失疏泄条达则胁肋胀痛;湿热熏蒸,则口苔;上炎于目则目赤。

阴汗病因

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

阴汗鉴别

(一)生理性汗出除阴部汗出外,多有全身性汗出,尤在天气炎热,饭后,饮酒后多见。

(二)多汗证多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焦虑、愤怒所引起,或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多见于掌、跖、前额、腋下、外阴等处,对称发生,其中以掌、跖多汗为常见,也可局限于阴部。

阴汗食疗方:

组成:大蒜、淡豆豉各适量。

用法:大蒜煨熟与豆鼓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眼30 粒,空腹灯芯草汤送下,每日2 次。

1.阴汗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

2.阴汗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脑囊虫病,侏儒症,颅咽管瘤,发作性睡病,多汗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