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不孕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卵巢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青年多见
- 典型症状:雄激素过多 月经稀少 卵巢性闭经 女性不孕 不排卵
卵巢性不孕症状诊断
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
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
1.卵巢先天性异常:
的有性腺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47,XXX综合征、真性两性畸形、睾丸女性化,以上均不是不孕症治疗的范畴,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2.多囊卵巢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治疗上首选克罗米芬,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卵巢楔形切除和卵巢切开,穿刺囊肿等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3.卵巢炎引起的不孕症:
该病可分结核性与非实质性的卵巢实质炎、周围炎。对于炎症应以抗炎治疗为主;对周围有纤维粘连者,可考虑剖腹手术或腹腔镜下行粘连分解术;对于结核感染者,则应进行抗结核治疗。
4.卵巢位置异常:
卵巢下垂,使输卵管伞端与卵巢解剖位置改变,于是影响卵子进入输卵管。可考虑作卵巢固有韧带缩短术,将卵巢系膜缩短或固定于子宫后壁。粘连性的子宫位置异常多由炎症、子宫内膜异位所致,而这些均可引起不孕。可考虑手术或腹腔镜下分解粘连术。
5.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有时与不孕有关,分泌雌激素过多的多发性卵泡囊肿,可引起持续性无排卵。卵巢的实质肿瘤如各种分泌激素的肿瘤、分泌女性激素的颗粒细胞瘤、卵囊膜细胞瘤。表现女性男性化症状的如分泌男性激素的睾丸母细胞瘤、类肾上腺皮质瘤、门细胞瘤都与不孕有关[1]。除有恶变倾向的卵巢肿瘤外,在切除肿瘤时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6.卵巢子宫内膜异位:
在子宫内膜异位所致的不孕中,以病灶侵犯卵巢者为最多。可用Danazol(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药物治疗;可进行保守手术,应在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下,尽量切除可见的病灶,也可在腹腔镜下电灼较小的病灶,同时还能松解盆腔内的轻度粘连,或通过镜管的附属针头抽出子宫内膜囊肿的内容物。
7.卵巢性闭经:
卵巢性闭经的患者,经促性腺激素治疗后,可能有无效和有效的两类。因此,对于卵巢性闭经患者的检查要顺序进行:测定尿或血中FSH与LH;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有条件可作LH-RH垂体兴奋试验;染色体与性染色质检查;腹腔镜检查;必要时可开腹检查。
卵巢性不孕疾病病因
1、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也能导致不孕。
2、中枢性的影响:
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或瘢痕都可以引起卵巢功能失调而导致不孕 。
3、精神因素:
如精神紧张或过度焦虑,可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抑制排卵导致不孕。
4、卵巢局部因素:
如先天性无卵巢或幼稚性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某些卵巢肿瘤如颗粒-卵泡膜细胞瘤、卵巢母细胞瘤等可以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及排卵;
5、全身性疾患:
如重度营养不良,或饮食中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因素都可以影响卵巢功能而不孕。
卵巢性不孕预防
减少被动吸烟的机会。
加强体育锻炼。瑜伽、游泳及健步走被认为是释放身心压力,保养卵巢及增加骨密度的重要方式。
每天按最大摄入量的一半补充维生素E胶囊。事实证明维生素E不但具有增强卵巢功能的作用,还具有抗细胞氧化、防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效用,最终起到抗衰老的效用。
卵巢性不孕鉴别诊断
1.宫颈性不孕
宫颈减液(CM)中所含的葡萄糖及其营养物质,对穿越宫颈时的精子的生存和活动力有很大影响。精子和宫颈或液相互影响,是精子生存及发挥功能的重要关键性环节因宫颈因素而致不孕者,占不孕总数的5%~10%。
2.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对生育有重要意义它在性激素和神经系统调控下,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周期性变化对卵子的截获,受精卵的输送,给受精卵提供营养及新陈代谢的合适环境等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外阴阴道性不孕
阴阴道疾病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5%—10%,阴道是进行性行为和容纳精液的容器,如果外阴、阴道发生了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疾病,就会影响精子和精液正常进入并存储在阴道里或由于外阴、阴道内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到精子的功能而导致不孕。
4.子宫性不孕
单纯性子宫性不孕少见,仅占不孕患者的2%左右。子宫畸形如马鞍状子宫纵隔或半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子宫发育不良均可致不孕;过大的子宫肌瘤或由于生殖器官炎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粘连,牵拉及推移等使宫体过度倾斜也可致不孕;子宫内膜结核在病变静止后,不易被子宫内膜组织切片所发现但影响胚胎着床;子宫内膜创伤性损伤如:多次刮宫或刮宫过深,也导致受精卵不能着床。
5.染色体异常性不孕
染色体异常可引起性腺发育异常或生殖道异常如肾上腺性腺综合征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Turner综合征)等。
6.免疫性不孕
免疫不孕是指患者排卵及生殖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抗生育免疫证据存在在不孕夫妇中免疫性不孕占5%-7%。有抗精子和抗透明带两种免疫性不孕,目前对后者的发病机理还不太清楚因而临床所指的免疫性不孕多半指抗精子兔疫性不孕。
7.其他因素造成的不孕
年龄:在婚后3个月内怀孕的夫妇可超过60%。此后生育力随着夫妇年龄及结婚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即婚后不孕的时间越长,受孕率呈渐进性下降。
营养:获得占体重22%的脂肪量才可能怀孕。过度肥胖又可引起性腺功能减退生育力下降,但脂肪含量在人类生殖功能中的确切作用还不清楚。
饮食:微量元素与性功能性激素分泌及生殖系统病变密切相关。
烟酒、麻醉药物
8.精神因素不孕
夫妇常有深重的失望情绪精神损伤可引起中枢性儿茶酚胺及内啡肽的分泌变化,而导致不排卵和闭经。
9.环境因素环境及职业污染
如噪音、纺织染料、汞祸及干洗化学制剂,则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卵巢性不孕饮食保健
1.平时经常食用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例如大豆、红豆、黑豆、扁豆、谷类、小麦、黑米、葵瓜子、 洋葱等。
2.选择鲜奶或更年期专用奶粉,来预防因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
3.减少摄入盐类、酒精和咖啡,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