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泌乳素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育龄期妇女易发
  • 典型症状:男子性功能障碍 水潴留 肥胖 溢乳 男性乳房大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以高泌乳素血症、溢乳症或溢乳-闭经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多见于20~30岁的女性,男性少见。
典型症状:男子性功能障碍 水潴留 肥胖 溢乳 男性乳房大

一、症状

女性表现为溢乳,闭经(血PRL>50ug/L,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者月经正常),不育与性功能减退,青少年发病者发育延迟,还可有多毛和痤疮,骨质疏松,肥胖,水潴留,男性症状少,主要是阳萎,不育,少数有溢乳,乳房发育,毛发稀,多因垂体腺瘤出现压迫症状而就医。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一、病因

疾病因素(35%)

病理性高PRL血症病理性高PRL血症多见于下丘脑-垂体疾病,以PRL瘤最为多见。除PRL瘤(或含有PRL瘤的混合瘤)外,其他下丘脑-垂体肿瘤、浸润性或炎症性疾病、结节病、肉芽肿以及外伤、放射性损伤等均是由于下丘脑多巴胺生成障碍或阻断垂体门脉血流致使多巴胺等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不能到达腺垂体所致。

药物因素(25%)

药物性高PRL血症能引起高PRL血症的药物众多,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某些抗高血压药、阿片制剂及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等。

激素因素(15%)

以往认为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是PRL瘤形成的原因,但大规模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尤其是低剂量的雌激素和PRL瘤的形成并无联系。现认为垂体的自身缺陷是PRL瘤形成的起始原因,下丘脑调节功能紊乱仅起着允许和促进作用。

1.预防:

1)凡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应该用药物治疗,纠正高泌乳素血症,抑制泌乳,恢复月经,预防可能形成的腺瘤或瘤体增大,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应定期随访。

2)停用引起PRL水平升高的各种药物。

应区分其他病因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

1.生理因素如妊娠、产后、乳头刺激、新生儿、月经中期(因雌激素增高)、睡眠、性交等;

2.病理因素:其他垂体肿瘤;下丘脑疾病;空蝶鞍综合征;异位泌乳素瘤;原发性甲状腺切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胸部及乳房疾病。

3. 药物:如雌激素的避孕药;吗啡及催眠药;三环类抗郁剂、利血平和氯丙嗪类; 抗多巴胺药物;酚噻嗪、异烟肼、 异搏停、赛庚啶、甲氰咪胍等;

4.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吃大米、小麦、小米、大豆,鸡、羊、牛肉,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高泌乳素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