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期前收缩(房性过早搏动,房性期外收缩,房性早搏,房早)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 发病部位: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心脏病患者多发
- 典型症状:心悸 胸闷 乏力 心搏漏跳 头昏
一、症状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等。也有无症状者。可能因期前收缩持续时间较久,患者已适应。此外,期前收缩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于对期前收缩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
二、诊断
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心电图的特征明确诊断多无困难。
一、发病原因
1.器质性心脏病
任何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发生,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尤其是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脱垂等。
2.药物及电解质
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锑剂及各种麻醉剂等的应用均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在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时,如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酸碱中毒等亦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
3.神经异常状态
房性期前收缩的出现可无明显诱因,但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血压突然升高、疲劳、过多饮酒、吸烟,喝浓茶、喝咖啡、饱餐、便秘、腹胀、消化不良、失眠、体位突然改变等因素有关。此原因所致的房性期前收缩在睡眠前或静止时较易出现,在运动后或心率增快后减少或消失。还可因心脏的直接机械性刺激(如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疾病等。
5.正常健康心脏
房性期前收缩在各年龄组正常人群中均可发生,儿童少见。中老年人较多见。可能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亢进均能引起期前收缩。
二、发病机制
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以心房组织自律性异常增高最常见,折返激动所致次之,触发激动后除极引起的最少见。
1.心房组织自律性异常增高
除窦房结以外的心房许多部位,尤其是房间束都可产生房性异位激动。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心脏最高节律点,窦房结离心房很近,故每次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均能使心房自律细胞除极,同时使心房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受到抑制。当局部心房组织发生缺血、损伤、复极不一致以及房内压增高时,可因心房相邻组织之间产生电位差而产生局部电流,使心房细胞部分除极,从而达到阈电位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2.心房内折返激动
心房内有前、中、后三支结间束,可构成折返通路,此外尚有许多解剖和功能上的折返通路。当1次窦性节律激动心房后,只要符合折返的3个条件:①必须要有一个解剖上或功能上的环路,环路包括激动的顺传支及激动的逆传支;②环路的1支具有单向传导阻滞,即前向传导阻滞,而逆向传导部分阻滞;③适当的传导减慢,即从回路逆传的激动到达顺传支时,要使顺传支再次激动,故不能传导过快。则可以通过心房内折返激动再次激动心房,产生房性期前收缩,并下传至心室。
3.触发激动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一自发激动的动作电位后出现一慢的除极波,当这个波达到阈值时,便可以引发出另一个动作电位,称后电位。这个除极后发生的动作电位称为触发激动。当后电位达到阈值时便引发一次触发激动(即期前收缩),也可连续多次,从而形成心动过速。
近来发现部分房性期前收缩系起源于肌袖组织(指缠绕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上的心肌组织)。
房性期前收缩预防
对房性期前收缩的出现首先要判定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如果为生理性的情况,可消除各种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度疲劳、焦虑、消化不良等。应避免过量服用咖啡或浓茶等。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镇静药。
如为病理的情况,特别是有器质性病变,如甲亢、肺部疾病缺氧所致的房性期前收缩、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引起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治疗应同时针对心脏病本身,如冠心病应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风湿活动者抗风湿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等,当心脏情况好转或痊愈后房性期前收缩常可减少或消失。
房性期前收缩鉴别诊断
1.房性期前收缩与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前者的P′波直立,后者的P′波呈逆行性。心房下部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可为逆行性,但P′-R间期≥0.12s。而交接区性期前收缩P′-R间期<0.12s。
2.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与2∶1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当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与前一心搏的ST段或T波相重叠时,易误诊为2∶1房室传导阻滞。但是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运动后2∶1阻滞可加重,而房性期前收缩反可消失。如果既往和现在的心电图上有P-R间期延长,则提示为2∶1房室传导阻滞。
3.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可根据两者的QRS波不同作鉴别。
(1)在V1导联呈现三相性波形(rsR′、rsR′、rsr′)者
多为室内差异性传导(70%);有30%的室内差异性传导和92%的室性期前收缩呈单相波(R波)或双相波(qR、RS或QR波)。
(2)V1导联QRS波的起始向量(初始向量)
室内差异性传导有44%与正常相同,而室性期前收缩只有4%与正常相同。同一导联上几个室内差异性传导的QRS波起始向量,有的与正常一致,有的不一致。这种起始向量变化的不定也是室内差异性传导的特点之一。
(3)在室内差异性传导时
由于心室除极的时间不同,其传导的程度也不同,所以QRS波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即同一导联上可呈现几种畸形的QRS波。而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形态是一致的(多形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除外)。
(4)联律间期前的心动周期长短
心搏不应期的长短与前一次心动周期的长短呈正比。当这次心动周期长,其后一次心搏的不应期便长,则易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即联律间期前的心动周期越长。室内差异性传导越明显。但是,有些室性期前收缩由于“二联律规则”也是在一次长的心动周期之后才发生。
(5)联律间期愈短
室内差异性传导的程度愈明显。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时间是固定的;而室内差异传导大多不固定,少数也可固定。
(6)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传导的P&prime
-R间期多延长,也可不延长。P′- R间期的延长常使QRS-T波的过早程度减轻,联律间期时间延长。则差异传导程度常趋于减轻。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传导(呈右束支者)可使原来不完全性三支阻滞延长了的P-R间期更延长。
4.房性期前收缩与窦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窦性期前收缩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 波相同,而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与窦性心律的P波略有不同。如果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附近,则两者不易区别。
5.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呈3∶2传导鉴别
两者均呈一长一短的P-QRS-T波群,故鉴别有困难。但如两种P波形态有明显不同,则支持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诊断。如果P波形态无明显不同则支持二度Ⅰ型呈3∶2窦房阻滞。窦房结电图可确诊。
6.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与窦性停搏的鉴别
两者均可出现1个短于2个窦性心搏的长P-P间期。此时应仔细寻找重叠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的P′波。可使T波发生错折、切迹等不同于其他基本心律的T波。通常鉴别不困难。
房性期前收缩饮食保健
房性期前收缩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山药炖腰花
配料:猪腰500克,当归10克,党参20克,酱油、葱、姜、油、盐适量。
制法:把猪腰切开,去网膜、导管,放入山药、当归、党参、炖熟。取出待凉,切成腰花,淋上调料。
2. 猪肉淮山药汤
配料:淮山药20克,瘦猪肉50克,枸杞子10克。
制法:将配料用水煮熟。
3. 生鱼冬瓜汤
配料:鲜鱼350克,冬瓜500克,葱白7根,大蒜5瓣,味精适量。
制法:将鲜鱼去杂,洗净。冬瓜去皮、瓤,切块。将鱼、冬瓜加葱白、大蒜用水煎熟。
4. 冬瓜煨三鸟
配料:冬瓜250克,红参5克,枣仁30克,嫩母鸡1只,白鸽1只,麻雀1只,玉竹15克,龙眼肉10克,远志10克,朱砂0.5克,姜丝、精盐、味精、黄酒、酱油各适量。
制法:把嫩母鸡、白鸽、麻雀宰杀,去杂,洗净,麻雀装入鸽腹,鸽装入鸡腹,装在大碗中,撒姜丝、黄酒、酱油、精盐和味精。冬瓜从顶部切下一块当盖,挖出瓜瓤。把红参、枣仁、玉竹、龙眼肉、远志、朱砂装入纱布袋,系口,与鸡、调料装进冬瓜内,把瓜盖盖好,用黄泥封严,放在谷壳火堆中,24小时后取出熟鸡、熟鸽、熟麻雀。
房性期前收缩吃什么对身体好?
1、宜多吃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如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等。
2、宜多吃鹅肉、鸭肉等。
房性期前收缩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
2、 少吃油炸食品。
3、 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