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多发性大动脉炎(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 典型症状:易激动 剧烈疼痛 气短 颈动脉痛 眼前发黑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临床上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也可见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而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因作用不肯定。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青女性,发病年龄5-45岁,男女之比约1:8。
典型症状:易激动 剧烈疼痛 气短 颈动脉痛 眼前发黑

一、症状

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初期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局部症状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

二、诊断

急性动脉栓塞具有显著的症状和体征,凡有心脏病史伴有心房纤维 颤动或前述发病原因者,突然出现5“P”特殊征象,即可作出临床诊断,而且可以估计栓塞的部位。下列检查可为确定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①皮肤测温试验:

能精确提示变温带的位置。

②超声多普勒检查:

能探测肢体主干动脉搏动突然消失的部位,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栓塞的位置。

③动脉造影:

能了解栓塞部位,远侧动脉是否通畅,侧支循环状况,有否有继发性血栓形成等情况。在确定诊断的同时,还应针对引起动脉栓塞的病因作相应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x线、生化和酶学检查等,以利于制订全身治疗的方案。

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因

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所造成,此外,空气、脂肪、癌栓以及导管折断等 异物也能成为栓子。栓子的主要来源如下:

①心源性,

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心室壁的血栓脱落;人工心脏瓣膜上的血栓脱落等。

②血管源性,

如动脉瘤或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动脉粥样斑块脱落。

③医源性,

动脉穿刺插管导管折断成异物,或内膜撕裂继发血栓形成并脱落等。其中以心源性为最常见。栓子可随直流冲入脑部、内脏和肢体动脉。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处。在周围动脉栓塞中,下肢较上肢多见,依次为股总动脉、髂总动脉、N动脉和腹主动分叉部位;在亡肢,依次为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重缺血后6-12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丧失。

多发性大动脉炎预防措施

(1)保持情志舒畅,劳逸适度。

(2)避免外邪侵袭,预护感冒。

(3)本病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外伤、烫伤等。

预防血栓的形成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侵袭全身大动脉的疾病,且多见于青年女性,严重者常可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必须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凡是青年人,尤其青年女性,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者,都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及时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即能作各种心血管造影和能开展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及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多发性大动脉炎鉴别

   1.结缔组织性疾病 

多发性动脉炎早期有乏力、发热、肌内关节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与结缔组织疾病相似,需进一步测定血类风温因子、抗核抗体、血中找狼疮细胞等综合性实验性检查以资鉴别。虽某些结缔组织性疾病可能引起肢体小动脉闭塞,但不会发生大动脉病变。

2.先天性主动脉狭窄 

本病以男性多见,狭窄部位常位于动脉导管韧带附近且呈环状,杂音在胸骨左缘上方,不在下方,一般无其他动脉受累表现。

3.动脉硬化性闭塞性 

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年男性,有吸烟史,多见于寒冷潮湿地区,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以下肢血管受累多见,易引起肢端坏死。

5.胸廓出口综合征 

由于胸廓出口解剖结构异常压迫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引起患侧上肢发凉无力,桡动脉搏动减弱同时有明显臂丛神经受压表现,如臂及手部放射痛、感觉异常等。还可因锁骨下静脉受压出现颈部和上肢静脉怒张。体检发现桡动脉搏动弱可随头颈和上肢的转动改变。X线摄片有时可显示颈肋畸形。

休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