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样丘疹病(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淋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
- 典型症状:丘疹 痘疮 出血性丘疹 脓疱
一、症状:
1.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大多数典型病例,其损害和经过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不同之处是损害较大,数目较少和坏死倾向较大。原发皮损为红色丘疹,直径可达约1cm,可进展为丘疹水疱性、丘疹脓疱性或出血性,数日数周后,表面坏死。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倾向慢性,不经治疗,新的损害不断出现,因而不同时期的皮损可同时存在。损害治愈后遗留痘疮样、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病程3个月~40年。10%~20%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可发展为MF,CD30 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Hodgkin病。
二、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免疫组化检查即可诊断。
淋巴瘤样丘疹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淋巴瘤样丘疹病预防
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机体的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时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仅可能减少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是减少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共同原则。
淋巴瘤样丘疹病鉴别诊断
一般不会与别的疾病混淆。
淋巴瘤样丘疹病饮食保健
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