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白血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丘疹 阴部溃疡 皮肤浸润 结节 齿龈炎
一、症状
损害为红色或紫色,稍高起的丘疹或结节。有些病例丘疹可融合成斑块样。可发生出血性损害。结节继续增大可形成溃疡。皮损广泛分布,最常受累的部位为躯干、四肢和颈部。但亦有发生单个大结节或斑块者。亦有报告,大疱出血性损害和疼痛性阴部溃疡如AMT的始发损害者。约2%~4%的患者发生白血病性齿龈炎。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特异性损害少见,据报告发病率为2%~8%。幼年性CML为一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其特点为病程进展迅速。圆形红色环状斑块和结节见于少数幼年性CML。绿色瘤或颗粒细胞肉瘤为AML或CML的罕见临床表现。通常损害单发,偶亦可呈多发性。损害呈红色、红褐色或淡黄绿色结节或斑块。
二、诊断
皮肤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浸润中占多数的细胞类型和皮肤浸润模式的识别与临床和血液学检查所见相互关系而定。单独依靠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点,不都可能作出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才能准确判断皮肤白血病的来源。
皮肤白血病发病原因分为2种:
1.髓细胞(颗粒细胞)白血病(myelocyt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约占急性髓样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mia)的50%,但白血病浸润在AML中少见。有报告在877例患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患者中,仅5例患AML的患者有皮肤白血病浸润。
白血病作为一个难缠的疾病,它所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就是这些疾病造成了我们身体的机能更加的衰退,也是的很多人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而最终走线灭亡。提防感染,病人的家属在护理白血病者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预防患者出现感染。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预防之关键。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此外,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3.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象与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可能混淆,但骨髓象检查可明确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该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1、高铁饮食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甲鱼、豌豆、黑豆、绿色蔬菜、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等。近年来有人试用鹅血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白血病患者宜常食鹅血,鹅血的食用方法颇多,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但若为长期贫血严重,需要应用输血维持的患者,不建议高铁饮食,因为长期输血的患者机体血清铁增高,易患血色病。
2、高蛋白饮食:白血病患者应摄人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豆腐于、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重要的矿物质等。每100克肝脏含蛋白质21.3克,比瘦肉高35%,比鸡蛋高30%。微量元素铁、硒和铜等在动物肝脏中含量也较丰富。此外,肝脏还含有较多的核酸,它在预防癌症中起着潜在的用。
3、高维生素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沙棘及柠檬等。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机体。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蛋黄、动物肝脏、鱼肝油、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