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

  •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 发病部位:肾,甲状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 麻痹 蛋白尿 心脏扩大 利尿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据国内外学者报道,AITD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1%~40%,所以也称为AITD肾病。
典型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 麻痹 蛋白尿 心脏扩大 利尿

一、症状

主要有AITD的临床表现及蛋白尿,蛋白尿多为轻度,但有时甚至 可表现为肾病综合症。AITD和蛋白尿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有时AITD表现在先,有时蛋白尿表现在先,二者的发生间隔可达10多年。

二、诊断

AITD合并蛋白尿时均应考虑本病,但要注意鉴别二者是否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疾病,确诊蛋白尿是由AITD引起则依赖于肾活检发现肾组织有甲状腺抗原沉积。由于AITD与蛋白尿并不一定同时发生,故诊断AITD时应注意检查有无蛋白尿,反过来各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时应注意排除AITD。

一、发病原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包括甲状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患者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少数甚至伴发肾病综合征。曾有文献报道85例AITD患者,发现蛋白尿高达40%。研究认为此类蛋白尿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不少有关AITD合并蛋白尿的肾活检报道显示肾组织中有甲状腺抗原沉积,认为可能为甲状腺抗原抗体复合物经血循环而沉积于肾组织而导致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二、发病机制

国外学者认为,AITD膜性肾病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甲状球蛋白和甲状腺微粒体抗原在肾小球基底膜外沉积致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部分病例可能有循环免疫复合物机制参与。

关于AITD的预防现无任何报道,但在自身免疫和妊娠的专题讨论里,有学者提出妊娠期间服用硒可预防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

AITD应注意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相鉴别。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甲减,甲状腺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