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睾丸扭转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睾丸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小儿
  • 典型症状:睾丸疼痛 恶心与呕吐 剧烈疼痛 阴囊水肿 阴囊肿大
  小儿睾丸扭转是由于精索扭转(torsion of spermatic cord),使得睾丸和附睾发生急剧的血流障碍以致梗死或坏死,常误诊为急性睾丸炎和附睾炎。有些不明原因的睾丸萎缩也是小儿睾丸扭转的后果。本病症多见于青年,但近年在幼儿尤以新生儿的发病数增多。
典型症状:睾丸疼痛 恶心与呕吐 剧烈疼痛 阴囊水肿 阴囊肿大

一、症状

1.临床表现 患侧睾丸疼痛为本病第一个症状,往往在睡眠或安静时突然发生,可能是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提睾肌随阴茎勃起而收缩增加,使睾丸扭转,并逐渐加重,1/3的患者睾丸肿痛为缓慢发生,少数患者发病前有剧烈活动史,疼痛性质起初为隐痛,继而加剧并变为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患睾不让触摸,少数患儿的疼痛沿精索向上放射,也可有反射性恶心,呕吐,初期检查阴囊肿大,压痛,有人认为,睾丸轻度肿大并上移至阴囊根部,且呈横位,是本病特异性体征,在发生扭转后,先出现静脉回流受阻,睾丸淤血,继而动脉闭塞,睾丸缺血肿胀,睾丸和附睾界限不清,Prehn征阳性,即向上抬举睾丸时疼痛加重,患侧提睾反射消失,阴囊红肿渐加重,变硬。

2.临床分型 睾丸扭转基本分为两种类型:

(1)鞘膜内睾丸扭转:临床所见睾丸扭转多属此型,多在青春期发病。

(2)鞘膜外睾丸扭转:扭转发生在睾丸鞘膜之上,故又称为精索扭转,几乎全部发生于新生儿期,不易早期诊断,扭转度多在360°以上,睾丸扭转后突发局部剧痛,常向腹及腰部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及发热,可误为睾丸及附睾炎症,嵌顿疝,甚至腹腔内疾患,阴囊皮肤充血,水肿,发热,由于提睾肌痉挛及精索的短缩,睾丸被提到阴囊上部(图5),阴囊肿大,皮肤水肿,压痛显著,轻度扭转仅引起轻度不适,伴有间断性积水,新生儿及小婴儿的睾丸扭转常无痛苦,扭转的睾丸增大,变硬,但无压痛,阴囊内容常与其壁粘连,并透过皮肤可呈蓝色。

因本病无特异性表现,不容易早期明确诊断,我们汇集国内232例报道,误诊率近60%,有人强调,儿童期的阴囊急症不合并泌尿系统症状时,在明确诊断其他疾病以前,应考虑为睾丸扭转,多普勒超声血流测定及ECT有助于确诊,还有人将B超和MRI用于术前诊断。

近年来,有人报道用超声血流图,超声听诊器和核素99mTC扫描等方法诊断睾丸扭转,间歇性鞘膜积液伴有轻度压痛者,可能发生过不完全扭转。

一、发病原因

小儿睾丸扭转基于精索发生扭转,可发生于3个部位,原因如下:

1、发生于固有鞘膜之外:扭转发生于固有鞘膜之外,新生儿多数属此型,睾丸及鞘膜均发生梗死。

2、发生于鞘膜内:扭转发生于鞘膜内多见于青年,睾丸系膜过长可能是诱因。

3、发生于睾丸与附睾之间:扭转位于睾丸与附睾之间,与二者间结合不完全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数种因素同时致病。

(1)睾丸鞘膜和精索的发育异常:是睾丸扭转的主要原因。Cass(1982)观察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易致睾丸扭转的解剖变异,共有4类:

①睾丸鞘膜变异:正常睾丸鞘膜与睾丸、附睾和阴囊后壁附着。附着处不被鞘膜包绕,使睾丸的位置相对稳固。当鞘膜完全包裹睾丸或向上扩展包绕到精索远端,使睾丸悬吊在精索上,呈“铃锤”样畸形,睾丸可在鞘膜腔内自由旋转。Cass的一组病例中,92%有此异常。

②附睾附着在睾丸一极或与睾丸分离,或附睾系膜过长,增加了睾丸活动度而致扭转。

③新生儿鞘膜尚未与阴囊粘连,故易发生鞘膜外扭转。

④隐睾、睾丸异位、多睾症、精索过长者是好发睾丸扭转的人群。有人发现,下降不全的睾丸发生扭转的概率为正常者的21~40倍。

(2)提睾肌痉挛:是睾丸扭转的始发原因。从解剖上看,提睾肌呈斜形或螺旋形分布于精索。当提睾肌收缩时,使睾丸由外侧向内侧旋转。故发生睾丸扭转时,左侧为逆时针旋转,右侧为顺时针旋转。

任何一侧睾丸均可扭转,偶有双侧者。根据Watson的经验,新生儿睾丸扭转左侧者常是顺时针方向,右侧是反时针方向。

(3)特发性睾丸梗死(idiopathicinfarctofthetesticle)不伴精索扭转:常伴发于小婴儿时期绞窄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也见于臀产产伤后。有些病例出生后就有睾丸梗死,可能是宫内扭转后自然复位。

(4)与遗传有关。

2、病理改变:睾丸扭转后,发生的病理改变与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密切相关。

睾丸组织对缺血非常敏感。Smith(1955)用狗做动物实验,发现睾丸缺血2个小时内尚不影响睾丸生精及内分泌功能;当缺血4个小时的时候,生精功能停止60天,内分泌无影响;缺血6个小时的时候,生精功能消失,内分泌功能部分丧失;缺血10个小时,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上也大致如此,睾丸扭转后3个小时之内可以复位者,均正常存活;至6个小时才处理的话,睾丸挽救率为80%;8~10个小时才处理的话,挽救率仅50%~70%;超过10个小时,仅为20%;一天以后才处理的话,挽救率仅有10%。

睾丸的血供来自睾丸动脉、精索动脉和输精管动脉。睾丸扭转的程度不同,对睾丸血供的影响也不同。有人观察到,睾丸扭转90°时,7天后睾丸坏死;扭转180°时,3~4天睾丸坏死;扭转360°时,12~14小时内睾丸坏死;扭转720°时,仅仅2个小时即可见睾丸坏死。

有数据显示,纠正扭转后获救的睾丸发生萎缩,2年后萎缩率为33%~68%。一些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睾丸扭转后,由于抗原物质的释放,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神经介质和有毒物质的积聚或内分泌障碍,可损害睾丸,影响生精功能,导致不育。有人认为,睾丸扭转前,已存在大体解剖和内部结构的异常,生育能力可能已下降。另有些学者认为,睾丸扭转不影响生育功能。Puri通过IgG免疫凝集试验,在所有病例中均未发现自身抗体。认为在青春期前发生睾丸扭转后,因睾丸生殖细胞尚未完全发育,很少因自身免疫而致对侧睾丸的交感性病变,成年后不会影响生育。

日常生活中,不少男子对睾丸扭转麻痹大意,疼痛时一忍再忍,以致延误了早期治疗。个别人因此丧失生育能力,酿成终生不幸。因此,青春期及其前后的男子如突然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尤其是青少年,应考虑到睾丸扭转的可能,要及时去医院泌尿外科检查诊治。睾丸扭转的早期,用徒手复位即能获得良效。但发病时间一长,只能手术治疗。

1.睾丸附件扭转 睾丸附件一般系指中肾管残迹,睾丸附件发生扭转后,其症状与睾丸扭转相似,临床上常较难鉴别,但两者的手术治疗原则一致,有时在睾丸的上方或侧方扪及豌豆大的痛性肿块,可首先考虑睾丸附件扭转。

2.其他 有时也应与其他疾病如睾丸脓肿,腹股沟斜疝,外伤,肿瘤,睾丸梗死等相鉴别,睾丸肿大与睾丸肿瘤之鉴别在于本症有疼痛,皮肤红肿者多系睾丸梗死。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不孕不育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