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喉痈(喉关痈、积热喉痈、大红喉痈等)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咽喉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发于青壮年
  • 典型症状:脓肿 咽喉疼痛 吞咽困难
  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部位的痈疮。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导致咽喉肿塞,吞咽、呼吸受影响。喉痈多由脾胃素有积热,感受风热邪毒,内外热毒搏结于咽喉所引起。初期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轻微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表利咽,方用银翘散等。中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灼热疼痛,扁桃体表面有脓点,吞咽时加重,高热,头胀头痛,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实大数。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痈,方用清咽利膈汤等。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痛,脓或溃破。治宜清热排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等。此外,喉痈还可用六神丸、六应丸等。
典型症状:脓肿 咽喉疼痛 吞咽困难

喉痈症状

咽喉疼痛逐渐增剧,吞咽、语言困难,咽喉红肿,局部逐渐高突为喉痈的共同症状,但因痈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兹分述于下:

(1)喉关痈:

初起症状与风热乳蛾同,继而加重,疼痛偏于一侧,吞咽困难,口涎外溢,语言含糊,张口困难,汤水易从鼻中流出。检查时见痈肿位于一侧,该侧喉核、喉关明显红肿突出,尤以喉核前上方为甚,喉核被推向后下方,悬雍垂亦红肿被推向对侧。患侧下颌角有痰核、压痛。本病如不能早期消散,五六日可成脓。

(2)里喉痈:

多发生于小儿,起病急,疼痛剧烈,语言带鼻音,颈项强直,吞咽困难,甚者痈肿阻塞气道,出现痰鸣气急,呛咳,呼吸困难。更甚者可发生窒息危证。检查见喉底的一侧,红肿突起,患侧咽壁也红肿,颈部常有痰核。本病如不早期消散,三四日即可成脓。

(3)颌下痈:

咽部及颈部疼痛甚剧,吞咽困难,牙关紧,张口难。检查患侧下颌部肿胀压痛,喉核及该侧咽壁被推向咽腔中央,喉核无红肿,悬雍垂多呈水肿,颈项肿胀有痰核。

(4)上腭痈:

咽痛、饮食、语言均感困难,病人每取仰头姿势。检查见痈生于上腭部,患处红肿,肿甚者如半个核桃,悬于上腭,下垂抵舌,脓熟溃破时往往从鼻孔流出脓血。

喉痈病因

喉痈多由于肺脾胃素有积热,又感受风热邪毒,外邪引动肺胃积热,内外热毒搏结,上蒸于咽喉,致气血凝滞,热毒壅聚作肿,热灼血肉,以致腐败成痈。另外若咽喉局部受损,如骨须刺伤咽喉肌膜,或邻近部位的病变影响,也可诱发本病。其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喉痈鉴别

喉痈辨证中要注意有脓无脓,若肿胀散漫,可用压舌板轻触患处,坚硬者,脓未成;如红肿光亮,高突,四周红晕紧束,按之软者,是为脓已成。又脓未成之时痛觉散漫,脓已成,则痛觉集中,且有跳动之感。《咽喉经验秘传?治法凡例》中说:"凡喉症至五日,而重如三日前,症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消散,若过五、六日患处多成脓。"辨别脓之成与否,对指导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新生儿泪囊炎,喉疮,喉上神经损伤,脑囊虫病,侏儒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