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合
- 挂号科室:口腔科
- 发病部位:口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颌骨发育过度 下颌前突 面部畸形 颌突畸形
一、症状
1.牙源性 多由于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至,常表现为单纯的前牙反 。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糸为中性或接近中性关系。下颌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上下颌骨关糸无明显异常,颏部不前突,颜面部基本正常。下颌可自行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糸。X线头影测量骨骼无形态结构异常,矫治容易,预后良好。
2.骨源性 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除了前牙反外常显示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错,并伴有颌骨畸形。可表现为下颌角钝,下颌体长,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颏部明显前突,下颌常不能自行后退。颜面多呈凹面形,有时还伴有开颌畸形。其矫治困难,单纯的正畸矫治效果不一定好。
这类前牙反又可按机理分为3型:
(1)上颌前部发育不足,下颌发育正常。
(2)上颌发育正常,下颌过度发育。
(3)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过度发育。
3.功能性 由于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造成下颌前突和前牙反,但其下颌形态和大小基本正常,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刃或浅覆关糸,有人称之为假性下颌前突。如不及早矫治,日久可能发展成真性下颌前突。
一、病因
1.不良口腔习惯
(1)不良的哺乳姿势,如不适当的吊奶瓶喂奶,下颌需向前用力吸吮,可引起前牙反。
(2)咬上唇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可导致前牙反及下颌前突。
2.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1)乳牙滞留或早失,可造成个别前牙反或多数前牙反。
(2)上乳磨牙早失,上恒前牙后移,可形成前牙反。
(3)乳尖牙磨耗不足,高出牙弓平面,为避免上、下颌乳尖牙可能产生的早接触,下颌将向前方或侧方移动,形成伴有前牙反或前牙交叉反的假性下颌前突。
(4)上恒切牙先天缺失,如常见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可引起上颌前部发育不足,形成前牙反。
3.疾病
(1)由于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而刺激下颌前伸,久而久之,可导致前牙反并下颌前突。
(2)唇腭裂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上颌发育不足,易造成前牙反及近中错,下颌相对表现前突。
(3)佝偻病患者,其钙、磷代谢障碍及面颌肌肉异常动力,常可导致较严重的下颌前突或前牙开畸形。
(4)内分泌疾患,如脑下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可引起下颌前突畸形。
4.遗传性前牙反合并下颌前穿突,具有明显的家族背景,且下颌骨及颜面畸形异常显著。
1、预防:
1).哺乳期间,纠正不良的哺乳姿势,避免婴儿下颌过度前伸。
2).保持早失乳牙的间隙,设法维持早失的上乳磨牙间隙尤其重要。拔除滞留牙,特别要及早拔除滞留的下乳磨牙。
3).由于扁桃体慢性炎症而引起者,应及时治疗扁桃体疾患。
4).由于乳尖牙磨耗不足而引起的前牙反,可通过调磨过高的干扰,而使下颌自行复位。
5).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引起者,应及早破除不良习惯。
2、术前准备:
与您的医生进行沟通,清洁牙齿在手术前的5-7天,拍摄曲面断层X光全景片,签订手术协议书,做一个简单的手术前的身体检查。
一、鉴别诊断
1.个别前牙反对咀嚼功能及颌骨影响不大,但可能对颞下颌关节有不良影响。
2.多数前牙反则对功能、颌面部发育颞下颌关节均有影响。
3.单侧多数前牙反的程度愈严重,对咬合的锁结作用及对咀嚼的功能障碍也愈大,对颌骨的发育及关节的影响也愈大。
4.多数前牙反其前颌骨发育不足,颜面的侧面还会呈现凹面型。
5.双侧多数前牙反上牙弓及上颌骨宽度发育多受限制,上颌弓狭窄,面部表现狭长,但左右对称。
1、前牙反合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有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前牙反合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浓茶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