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年长儿
- 典型症状: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腹水 消化不良 鼻子黄色或棕色
? 一、症状:
充血性脾肿大常伴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腹水,消化不良等;同时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的“三少”现象;同时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二、诊断:
由于贫血是 脾阻留造成的,因而红细胞形态无特殊的变化,当存在其他血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000~100000/μl之间;白细胞在2500~4000/μl 之间,分类计数正常)时,可提示本诊断,使用核素51铬示踪测定红细胞寿命,可显示红细胞的加速破坏及选择性的脾阻留,血浆容量测定常见明显增加。
一、病因:
充血性脾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其次是门静脉或脾静脉的炎症或血栓。
一、预防: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一、鉴别:
1.感染性疾病所致脾脏肿大:因病原体刺激,引起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增生,导致脾脏充血而肿大。
2.异常免疫反应所致脾脏肿大: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热、白塞病等疾病的患者,可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亢进,使脾脏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生,而出现脾大。
3.腹部肿块相鉴别。
一、饮食:
饮食要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饮食为宜,更要做到定时、定量、节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的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