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胸壁皮下气肿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胸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胸闷 捻发音 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声音嘶哑
  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胸壁皮下气肿一般都继发于胸骨和(或)肋骨骨折伴气胸,尤其多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张力性气胸病人,也可并发于气管,支气管,肺及食管损伤,偶见继发于内镜检查损伤。
典型症状:胸闷 捻发音 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声音嘶哑

胸壁皮下气肿症状诊断

         一、症状

一般皮下气肿病人无自觉症状,惟一对病人的影响是睁眼困难。纵隔气肿病人常诉胸闷或胸骨后疼痛,也可出现声音嘶哑。皮下组织肿胀,触之有海绵样感觉和捻发音及踏雪感。如果闻及粗糙的嘎吱声伴随心跳同时出现,为纵隔气肿时所见。严重的纵隔气肿可影响静脉回流,出现颈静脉扩张、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心力衰竭的表现。

  二、诊断

胸部损伤后胸壁皮肤肿胀,用手指轻压若触到海绵感觉和捻发音,表明有皮下气肿,一般不易漏诊或误诊。仔细的临床观察有利于弄清气肿的来源。气肿如果首先表现在颈部,则应考虑其来源可能为纵隔气肿。在胸壁首先出现气肿的部位往往是肋骨骨折的部位。X线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查明气肿的来源。

胸壁皮下气肿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胸壁皮下气肿一般都继发于胸骨和(或)肋骨骨折伴气胸,尤其多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张力性气胸病人,也可并发于气管、支气管、肺及食管损伤。偶见继发于内镜检查损伤。

二、发病机制

胸部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常伴有皮下积气,空气通过受损部位进入皮下组织通常有3种途径:

①气胸同时伴有壁层胸膜受损时,胸腔内空气即可通过受损部位进入胸壁皮下组织;

②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时,空气可直接从破裂口进入纵隔,再经胸骨上凹扩散至颈、面和胸部皮下组织;

③空气直接通过胸壁体表伤口进入皮下组织。

胸壁皮下气肿预防

通常情况下,对于皮下气肿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及时控制气体的来源。在胸外伤的急救和手术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引流创口和伤口的包扎和空气隔离,防止气胸发生。

胸壁皮下气肿鉴别诊断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通常分为三大类: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和人工气胸。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由于靠近肺表面的微小泡和肺大疱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一般行胸部X线检查即可鉴别。

胸壁皮下气肿饮食保健

胸壁皮下气肿的食疗方:

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饮食均衡,忌辛辣、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心力衰竭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