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纵膈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呼吸道感染史、外伤或手术史患者
- 典型症状:寒战 胸骨后疼痛 耳痛 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急性纵隔炎症状诊断
起病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常伴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并向颈部放射或引起耳痛。若脓肿形成压迫气管可产生高音调性质的咳嗽、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发绀。严重时出现休克可危及生命。体检胸骨有触痛,纵隔浊音界扩大,颈部肿胀和扪及皮下气肿。
发生于外伤、手术后的急性纵隔炎,诊断并不困难。有吞咽异物、颈部感染、败血症等病史也可以从而想到本病的可能。
急性纵隔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急性纵隔炎系指外伤、手术和感染引起的急性纵隔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临床上较少见。多为继发性,常见的病因是贯通性胸部外伤、食管或气管破裂、咽下异物造成食管穿孔、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瘘、食管镜检查时外伤穿孔和食管癌溃疡外穿等。还可能为自发性的,常在呕吐时发生。偶因邻近组织如食管后腔、肺、胸膜腔、淋巴结、心包膜等的感染灶的直接蔓延而引起。
(二)发病机制
纵隔有脂肪、丰富的淋巴和疏松的结缔组织,遭受感染后,极易扩散。食管穿孔引起的纵隔炎常并发胸腔积液,以左侧为多见,并迅速发展成脓胸。若同时有空气进入纵隔可并发纵隔气肿或脓气胸。纵隔脓肿亦可能直接破入食管、支气管或胸膜腔。
急性纵隔炎鉴别
除病史外,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但由于纵隔炎系感染全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单纯纵隔炎在X线胸片上,除可能有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气肿外并无特殊表现,因此临床上看到的更多是局限性纵隔脓肿,或后纵隔在侧位胸片上有气液面、脓气胸等表现,有时确诊也不容易。X线检查时后前位和侧位胸片很重要。一般床边摄影由于投照条件关系观察不清晰。为了诊断方便最好摄半坐位后前位胸片和侧位胸片。如怀疑食管或气管破裂,可行40%无菌碘油造影,避免用钡剂,以免长期存留,对组织起刺激作用。
急性纵隔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