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类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头晕 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表情淡漠 流涎
一、症状:
误用较大剂量时,病儿出现头晕,嗜睡,表情淡漠,软弱,有时引起精神失常,乱语乱动;还可发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黄疸,肝肿大等,过大剂量所致的急性中毒常发生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患儿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和反射消失,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长期应用大剂量可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偶有因用治疗剂量而出现黄疸,肝及淋巴结肿大,哮喘,皮疹,紫癜,粒细胞减少,发热等,并可发生椎体外系症状,如震颤,肌肉强直,不自主运动,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斜颈,眼旋转等,小儿以强直和不能安静为主,还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发音困难和口吃,眼眶周围肌肉痉挛,甚至角弓反张状态,少数引起眼部损害,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尿内氯丙嗪试验阳性。
一、病因:
过量误服,治疗时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某些对本类药物过敏病人等,均可引起中毒,由于氯丙嗪是突触后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一、预防:
1.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长期用药应注意其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2.对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中枢神经系统明显抑制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3.精神病患者用药应由病人家属或医务人员按照每次用量给药,看其服用。
4.与全身麻醉药(包括酒精),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解热镇痛药,降压药,抗震颤药(如左旋多巴)等药合用必须慎重。
5.在使用胰岛素,降糖灵,磺酰脲类等药物时,勿同时使用氯丙嗪类药物,以免引起黄疸及肝功能异常。
一、鉴别:
药物服用史,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有时需与有机磷中毒,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等鉴别。
一、饮食保健:
在口服中毒后,可用浓茶或肥皂水来催吐,而后可以大量饮水来洗胃。
二、宜吃食物:
1、宜吃低盐清淡的食物;2、宜吃柔软、易消化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各种腌制的食物;2、忌吃油炸、刺激性食物;3、忌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食。
四、推荐食谱:
1、宜吃低盐清淡的食物;2、宜吃柔软、易消化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