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心包炎(霉菌性心包炎)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 发病部位:纵膈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心包膜发炎 心前区隐痛 呼吸困难
一、症状
几乎所有组织孢浆菌性心包炎患者都有呼吸道疾病、明显的“心包痛”及典型心电图改变。胸片异常,95%心影增大,胸腔积液和2/3患者胸腔内淋巴结肿大。组织孢浆菌心包炎典型表现为急性自限性播散感染,40%以上患者有血流动力学变化或心脏压塞症状,罕见发生严重长期播散感染,如发热、贫血、白细胞下降、肺炎-胸腔综合征、肝大、脑膜炎、心肌炎或心内膜炎等症状不常见。严重播散感染多半在婴幼儿、老年男性和应用免疫抑制药者。
二、诊断
1.组织孢浆菌心包炎诊断依据 ①永久居住或旅行至流行病区;②青年人或健康成年人疑为心包炎时,补体结合滴定度升高至少1∶32;③免疫扩散试验阳性。多数患者滴定度并不进行性升高,因为心包炎通常发生在轻或无症状肺炎后,则第1次测定时滴度已升高。组织孢浆菌素皮试对诊断没有帮助。组织孢浆菌心包炎多发生在严重播散性感染情况下.组织学检查和培养是重要的,可从肝、骨髓、溃疡渗出液或痰接种于萨布罗骨髓、溃疡渗出液或痰接种于萨布罗(Sabouraud)琼脂培养基或荷兰猪,随后传代培养。
2.球孢子菌性心包炎诊断依据 ①有接触流行病区尘土的病史;②有球孢子菌播散至肺和其他器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③感染早期血清学检查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阳性;④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特征性小体。球孢子菌素皮试往往阴性。明确诊断要根据萨布罗琼脂培养鉴定。
其他真菌性心包炎如怀疑由其他真菌引起的心包炎,应做相应的补体结合试验。念珠菌性心包炎对血清学检查和沉淀试验不敏感,也不具有特异性,心包膜活检见真菌感染的特征和心包渗液培养有真菌生长,对诊断念珠菌心包炎有重要意义。
一、发病原因
组织孢浆菌是真菌性心包炎(fungal pericarditis)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美国。年青者和健康人由于吸入鸟或蝙蝠粪便中的孢子而患病。在城市则与挖掘或建筑物爆破有关。
球孢子菌性心包炎与吸入来自土壤与灰尘的衣原体孢子有关。
其他真菌感染引起心包炎包括曲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真菌感染传播的危险因素,包括毒瘾者、免疫功能低下、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或心脏手术恢复期。
二、发病机制
组织孢浆菌性心包炎,心包液增长迅速、量大,可为浆液性或血性,蛋白量增加,多形核白细胞增加。其他病原真菌性心包炎,渗液增长较慢。组织孢浆菌和其他真菌性心包炎,心包渗出液偶尔可机化,心包增厚,心包缩窄和钙化。
1.尽量减少到本病的流行区旅游和居住,接触流行病区尘土、鸟或蝙蝠粪便时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发病率。
2.积极治疗原发病。
本病必须与结节病、结核、霍奇金病以及布氏菌病相鉴别。
1、真菌性心包炎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真菌性心包炎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