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痢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腹部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痢疾样大便 口有溴味及咸味 口角下垂 烂嘴角
噤口痢是属于痢疾之一。见《丹溪心法?痢》。亦称禁口痢。指患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入即吐,或呕不能食者。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或因久病脾胃两伤,中气败损所致。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肌肉瘦削,胸脘痞闷,舌绛,苔黄腻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阴、益气等法。《丹溪心法》创用人参、石莲、黄连一法,徐徐呷下。
典型症状:痢疾样大便 口有溴味及咸味 口角下垂 烂嘴角
噤口痢症状诊断
一日夜下痢十五六次,多带鲜血,后重甚剧,腹偶觉疼即须入厕,便后移时疼始稍愈,病已五日,分毫不能进食,惟一日之间强饮米汤数口。其脉左部弦而硬,右部弦而浮,其搏五至,心中发热常觉恶心。
噤口痢疾病病因
日夜焦思,频动肝火,时当孟秋,心热贪凉,多食瓜果,致患下痢。
噤口痢鉴别诊断
此肝火炽盛,肝血虚损,又兼胃气挟热上逆,是以下痢甚剧,而又噤口不食也。当治以滋阴、清热、平肝、降胃之品。
脑血管瘤,阿米巴痢疾,脑囊虫病,侏儒症,发作性睡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