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毒蕈中毒(毒蘑菇中毒)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爱食用野生蘑菇的人
  • 典型症状:肚子疼 烦躁不安 肝细胞索支架塌陷 肝窦扩张 毒物致肝损害
  蕈俗称蘑菇。是一类高等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还能药用。但也有些蕈类含有毒素,容易造成集体中毒,毒蕈所含毒素多种多样,容易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误食即引起中毒。
典型症状:肚子疼 烦躁不安 肝细胞索支架塌陷 肝窦扩张 毒物致肝损害

    一、症状

毒素作用于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并兼有肾脏、心脏和神经不良反应。潜伏期一般在数小时至30h,少数在0.5h内发病。除胃肠炎症状外,尚可有一过性肝、肾、心脏损害。重症者肝脏损害突出。可有黄疸、转氨酶急剧升高、肝脏肿大、全身出血倾向等。少数暴发型病例迅速出现多功能脏器衰竭至死亡。

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各型均以胃肠道症状首发。按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

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肌吮或毒覃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一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 、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 蟾蛛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一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同鹿覃素、马鞍尊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一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疽、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肚毒伞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一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 :潜伏期 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分期如下:

1、潜伏期:食后15~30小时,一般无任何症状。

2、肠胃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一天内自愈。

3、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4、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可有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死亡病例的肝脏多显著缩小,切面呈槟榔状,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索支架塌陷,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星状细胞增生或有肝细胞脂肪性变等。少数病例有心律紊乱、少尿、尿闭等表现。

5、精神症状期:部份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6、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渐次消失而痊愈。

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可能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等所致。

病因(60%):

因误食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蘑等引起胃肠炎型中毒,误食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误食鹿花蕈等引起溶血型中毒,误食毒伞引起中毒性肝炎型。

毒蕈中毒事件多以群体中毒为主,对患者家庭造成极大影响。目前治疗毒蕈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识别毒蕈, 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部分毒蕈与可食蕈极相似,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

应与急性胃肠炎、菌痢或其他急性中毒相鉴别,关键确定进食毒蕈史。对假愈期或潜伏期要特别警觉,注意监护,切不可轻视。

食疗:

甘草1至2两,绿豆1~4两,水煎;或甘草汤内服;或对坐草2两(或带金银花藤4两),煎服;或鲜金银花或嫩叶适量,洗净嚼服。

患者应少吃什么?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肥腻、油煎食物。

平常饮食即可,不需特别多吃什么。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