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闻

新闻中心医院要闻详细

千里护送走单骑 汉彝团结谱新章
| |

发布时间:2013-05-28本文来源: 系统阅读次数:0

图为医院救护车途经常有飞石的“夹山路”

图为沿途被滑坡体摧毁的道路

图为救护车上神态安详的阿木

2013年5月4初晓,五冶医院停车场里静静的停着一辆救护车,装备着比平时多两倍的各种急救设备、药品及器械等待出发——前往三百五十公里外的彝族同胞阿木的家!

阿木全名吉所阿木,是一个刚满18周岁的彝族帅小伙,这只刚刚学会在风雨里振翅的雏鹰,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折断了翅膀。2013年1月11日,他因为在建筑工地高处坠落,导致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被送到了五冶医院外二科。经过外二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精心照料,虽然挽救了他的生命,但终因伤势过重成了“植物人”。

由于家乡的风俗习惯及经济情况,经过反复考虑,其家属决定回当地县医院继续治疗,并希望医院帮助将阿木转送回家。可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由成都出发至凉山州甘洛县彝族自治区路途百里之遥,沿路需要穿越余震不断的雅安,翻越曲折陡峭的泥巴山及常有飞石的“夹山路”,运送时间很长;二是病员肺部感染严重,痰多、粘稠,已行气管切开,随时需要吸痰。得知情况后,外二科主任肖国东及护士长郑微,主动请缨承担护送彝族同胞阿木回家的重任。

护送这么一个病人,还要赶上百公里险路,加上余震不断,路上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数,无人可知!肖主任和郑护士长反复进行病情分析,并对沿路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进行了充分准备,并和家属反复沟通,让他们知道沿途可能存在的风险。临走前他们还向院长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安全将阿木送到目的地!就这样,一名科主任、一名护士长、两名有着丰富长途驾驶经验的司机组成的护送队伍出发了。

现实情况远比预料中的严峻,一路上肖主任和护士长时刻看护病人,监测心率、血样饱和度、量血压、并定时为阿木吸痰。沿途滑坡体比比皆是,有些山体几乎和路面垂直,光秃秃的山没有一丝植被,不时有飞石从山上滚下来,每当余震发生时,山石乱坠,感觉好像随时都会砸到自己头顶。

在到达夹江县境内时,吸痰器竟突然没有电了,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可怎么办?有着长途急救经验的护士长想到了利用50ml空针产生的负压进行手动吸痰,防止痰液堵塞气道,保持阿木呼吸道通畅。护送队伍终于快到甘洛县的时候,由于路途颠簸,加上连早饭都还没来得及吃,主任和护士长相续晕车、呕吐,这使他们更加担心这位特殊的病人,恨不得背生双翼,将病人立即送回甘洛。

大概下午三点,救护车终于开进了甘洛县人民医院的大门。将阿木安置在病房后,医护之间进行详细的病情、治疗及护理交接。由于当地医院各种设施、仪器都比较落后,护士也不知道胃管及气管切开的护理及管理,郑护士长一一对以指导,待阿木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准备离开。

“当我转身要离开时,我惊讶地发现病房已被挤得水泄不通,走廊上也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人。”郑微护士长感叹到说,“这真是前所未见,一些上年纪的人在低声自语:‘回来了,总算回来了’!当我们从人群中挤过时,发现人们脸上满是对我们的感激之情”。阿木的爸爸擦拭着眼泪追出来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实在是感谢你们,请留下吃晚饭吧”!虽然医院再三要求医护人员不得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宴请,可是阿木家人眼中的殷切让人实在不忍拒绝,肖医生在请示了院长并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破例答应了他们的邀请:“好吧,我们吃了再走”。

在阿木家中,彝家菜肴的菜香,自酿杆杆酒的醇香,以及淳朴的彝族风情弥漫了整个彝族土楼。五冶医院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段汉彝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供稿:吴倩  摄影: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