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闻

新闻中心医院要闻详细

走进最后的川西民居——新场古镇
| |

发布时间:2013-03-20阅读次数:0

\

 

\

 

 

去过平遥,到过阆中,也多次穿行在洛带古街、街子古镇,可唯有漫步在新场,恍然时光倒流,一不小心踏进了2000年前的川西小镇。闭上双眼,恍忽中,好似身穿曲裾深衣,正在商贾云集的街市中闲逛;又恍惚穿越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搬了把吱嘎吱嘎作声的竹椅,手捧热气腾腾的盖碗茶,听着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川剧高腔,轻摇一把蒲扇,闲坐在木穿斗式川西街井享受挖耳,享受那份难得的恬静和惬意;又或,分明走进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新中国,街里飘扬着布条儿一样的酒肆幡儿、挂着朴实的缝纫招牌,满是各式毫无装饰的杂货铺,还有理发店里简陋的理发椅、竹器铺里的竹扒子“烧鸡”(四川竹编的过滤米饭的工具)。

从成温邛文家场收费站进高速,五十来分钟就可来到中国这最后的川西民居小镇。

新场古镇,属成都市大邑县管辖,是大邑西部最早的建制镇。始建于东汉时期,旧称“清源市”。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数百年来商贾云集,其古镇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是目前四川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

正是听说它没有游人纷至沓来的喧嚣,没有过度打造的痕迹,只有着独特的婉约内敛的建筑风格和别样的破落寂寥,我才毫不犹豫地带着母亲来访这难得的原生态的川西民居小镇。

木穿斗、小青瓦、花格窗、粉白墙、斜坡顶、薄封檐……新场古镇的种种巧妙果然没让我失望,它的雕梁画栋、“天人合一”的川西民居风格不断地谋杀着我手中的菲林。

你瞧,李家古宅通风天井上的飞檐斗角多漂亮呀,还有那古镇街巷仍保留着的古老的“二纵、二横”、“七街六巷”井字形格局,着实让人着迷;那朴素淡雅的雕梁画栋,仍然旧时古宅风韵,古旧的门板,古老的门扣,让你心中好不欢喜。

而古镇的人们仿佛天生就会享受这份古朴、宁静和闲适,三三两两地坐在檐廊街边打纸牌、喝茶,唧唧喳喳摆着摆不完的龙门阵。

一只枯叶蝶分明也被这闲适的气氛所感染,收拢翅膀落在李家古宅的天井里,斜眼瞅着屋里的木炭烘笼儿、手摇电唱机伸懒腰打滚,慢慢展开收拢的翅膀,现了美丽斑斓的原形。

怪不得相传,光绪年间,云南学政张锡荣拜谒当地名士、光绪皇帝蒙师伍崧生,夜宿头堰客栈,被新场古镇的风光人情所动,留诗曰:“花外斜阳晚,云峰暗几层。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竹屋容高枕,桃源梦武陵。床头三尺剑,气欲作龙腾。”

古镇风光很美吧,一切尽在眼里,倒是要提醒你,别忘了新场古镇另一道风景,最有名的肥肠血旺。

91岁的古镇老住户杨婆婆一手挽着旧毛线,一边告诉我们,吃新场的肥肠血旺一定要去镇上的百年老字号周血旺。

细细地找去,满街血旺实在太多,大大小小的各式名讳早已把馋虫勾出。哪顾得去找周血旺,随便找了家汪家血旺进店坐下。张口就喊,“来一碗肥肠血旺,外加一份豆花。”

半袋烟功夫,肥肠血旺上桌。四下里张望,无不满鼻飘香,急不可耐地入口。我也顾不得矜持,用细瓷调羹儿舀来放入口中,果然,绝对的入口即化,比豆腐还要嫩。肥肠呢,不仅肉质厚烂,而且超级入味,分量很足。

为什么古镇的肥肠血旺如此鲜香滑嫩?见我如此感叹,旁边的一位本地客人笑了,解释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做血旺的是烧柴的炉灶,火势很旺。血旺经快速烫熟,就会异常嫩滑,再把入味的肥肠烫热,直接放在血旺上,淋上猪油烫的辣椒油就可以了。而且这样的血旺,只需一吸,一咽,血旺就细碎地在舌头上跳舞,极大地满足了味蕾。绝对味美。一句话,好吃,巴适得板。

或许,与其他古镇相比,新场古镇有些许冷清破败,少了繁华之美,但她美丽淳朴的川西民居风格在绿树和翠竹的掩映中古朴又富有生机,一定会让你叹一声“美”,道一声“值”。而且,那鲜美的肥肠血旺不值得你一品吗?来吧,趁着新场古镇还是原生态的美。

 

 

【供稿:王超  摄影:李中华】